咨询热线

17317608376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便携式残氧仪的工作原理与技术分析

便携式残氧仪的工作原理与技术分析

更新时间:2025-10-16      点击次数:2
  便携式残氧仪是一种用于检测气体环境中剩余氧气浓度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环保监测、化工、医疗等领域。其主要功能是实时测量气体中氧气的浓度,尤其在密闭空间或有害气体泄漏的环境中,及时掌握氧气浓度变化,确保安全作业。
  一、工作原理
  便携式残氧仪的工作原理一般基于电化学氧气传感技术或光学氧气传感技术,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常见的工作原理:
  1、电化学氧气传感器
  电化学氧气传感器是常用的传感器类型,其原理基于氧气在传感器内部的电化学反应。当氧气分子进入传感器时,氧气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电流。传感器内通常包含两个电极,一个是工作电极,另一个是参比电极。电流的大小与气体中氧气的浓度成正比,通过测量电流的变化来推算氧气浓度。电化学传感器具有响应快、精度高、功耗低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便携式设备。
  2、光学氧气传感器(激光荧光法)
  光学传感器通过光吸收或光荧光原理来测量氧气浓度。常见的原理包括激光吸收法和荧光法。激光吸收法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气体,当氧气分子与激光波长相匹配时,光会被吸收。通过检测光的吸收程度,可以推算出氧气的浓度。激光荧光法则利用激光激发氧气分子,使其发出荧光,通过测量荧光强度的变化来确定氧气浓度。光学传感器的优点是稳定性好,长时间无需维护,但一般用于高精度和高灵敏度要求的场合。
 

便携式残氧仪

 

  二、技术分析
  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便携式残氧仪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精度和可靠性。为了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准确度,通常配备有温湿度补偿功能,有些甚至配备了抗中毒和抗干扰的技术,以确保在恶劣环境下也能稳定工作。
  2、光学传感器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高的稳定性,适用于一些需要长时间高精度监测的场合。然而,光学传感器相对复杂且成本较高,因此在便携式仪器中应用较少。
  3、校准与准确性:需要定期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常见的校准方法包括使用标准气体进行现场校准,或利用内置的自动校准功能。校准周期通常为几个月,具体取决于使用环境和传感器类型。
  4、响应时间与灵敏度:响应时间是指从气体浓度发生变化到仪器显示出稳定读数所需的时间。光学传感器则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稳定显示。灵敏度是指仪器能检测到的最小氧气浓度变化,灵敏度越高,仪器能更精确地检测到氧气浓度的微小变化。
  便携式残氧仪作为一款重要的安全监测工具,通过电化学传感器或光学传感器技术,能够精确地检测环境中的氧气浓度,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传感器性能、响应时间、稳定性等方面不断得到改进,其应用场景将越来越广泛,对保障环境安全、工业生产以及人员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英肖仪器仪表(上海)有限公司
  • 联系人:刘女士
  •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广纪路173号
  • 邮箱:shawchinasadp@163.com
  • 传真:
关注我们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2025英肖仪器仪表(上海)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17037232号-2    sitemap.xml    总访问量:315773
管理登陆    技术支持:制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