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残氧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水体中溶解氧(DO)浓度的便携式仪器,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环境保护、养殖业、污水处理等领域。溶解氧是水中生命活动的重要保障,尤其对于水生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因其便捷性、操作简易性及准确性,成为环境检测人员和水质监测工作人员常用的工具。为了确保正确使用
手持式残氧仪,下面介绍一些使用技巧与操作指南。
一、检查仪器状态
在使用之前,首先需要检查电池电量是否充足。如果电池电量过低,可能导致测量误差或者无法正常工作。因此,确保电池充足或备用电池已经准备好。同时,要检查溶解氧电极的状态,确认电极是否有污染或损坏。定期更换电极和清洁传感器,确保其精度和可靠性。
二、校准仪器
在进行水质测量之前,必须对其进行校准。一般来说,校准工作分为两部分:零点校准和满标校准。
1、零点校准:采用零氧气源(例如,使用氮气或去除氧气的溶液),将读数调整为0,消除空气中氧气对测量的干扰。
2、满标校准:在已知溶解氧浓度的标准溶液中进行校准。通过已知浓度的溶液,调整读数,以确保其测量结果准确。
三、正确取样与测量
在测量水样时,取样要避免气泡干扰,尽量避免搅动或破坏水样中溶解氧的平衡。取样时可使用专用的取样器,确保取样深度一致。测量时,先将电极轻轻放入水中,确保电极浸入水样中。在测量过程中需要稳定一段时间,以确保读数稳定。待显示屏上的读数稳定后,即可记录测量结果。

四、操作环境的影响
手持式残氧仪的测量结果可能会受到环境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都有温度补偿功能,但在恶劣温度或气压条件下,仍然可能需要进行手动修正。如果需要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使用,可以利用内置的温度传感器进行自动补偿,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五、记录与分析数据
每次测量后,都要及时记录下测量结果。在长时间的监测过程中,可以使用自带的数据存储功能,记录多个测量值并进行分析。如果支持数据导出功能,可以将数据传输至计算机或移动设备,便于后期的统计和报告制作。
六、定期维护与清洁
为了延长使用寿命并确保其准确性,必须定期清洁和维护。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溶解氧电极,去除水样中的杂质和污染物。特别是测量过程中,若长时间接触高浓度溶解氧水样或污水,可能会导致电极污染,应特别注意。此外,电极通常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应根据厂家建议定期更换,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手持式残氧仪是一种便捷且精确的水质监测工具,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污水处理及水质监测等领域。通过正确的操作和维护,可以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提供准确可靠的溶解氧数据,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水体中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